生成式人工智能(GenAI)在内容创作、医疗诊断、金融分析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产、生活与认知方式。然而,其迅猛发展也伴随着复杂严峻的安全挑战,从深度伪造操纵舆论、模型生成内容侵犯知识产权,到数据投毒攻击误导决策、隐私泄露引发伦理危机,GenAI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。
为此,《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》拟在2025年第11期推出“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”主题专栏,旨在汇聚行业智慧,共同应对GenAI发展带来的安全挑战,推动安全、可靠、可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,诚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、科研人员踊跃投稿!
一、 征文主题: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
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学术方向:
1. 对抗攻击与防御;
2. 内容安全与滥用防控;
3. 隐私保护技术;
4. 数据投毒攻击与防御;
5. 数据溯源与知识产权保护;
6. 模型可靠性研究;
7. 安全评估指标和标准研究;
8. 监管政策与法律规范研究。
二、投稿要求
1.稿件请用word格式录入,并套用本刊投稿模板。模板下载网址:http://files.chinaaet.com/files/Periodical/pcachina_Templates.doc
2. 投稿文章须未在其他期刊或者出版正式论文集的会议上刊登过,且不在其他刊物或会议的审稿过程中,不存在一稿多投现象。
3. 保证文章的合法性(无抄袭、剽窃、侵权、虚假引用等不良学术行为),且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,不涉及国家、企业秘密,稿件文责自负。
4. 论文要求观点鲜明、逻辑严谨、论据充分、方法合理,字数在5000~8000字。
5. 请在官方投稿网站(http://www.pcachina.com)注册、投稿。注册后请投稿在“人工智能”栏目。稿件经评审合格录用后,在《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》2025年第11期(正刊)以主题专栏形式发表。
三、专栏主编
于静,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模型确权、人工智能安全、跨模态人工智能等。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,其中包括TPAMI、TIP、ICML、CVPR、AAAI、WWW、IJCAI等国际期刊和会议,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,合著英文教材1部。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/课题10余项。
赵悦,中央民族大学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、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处理技术、数据挖掘等。在藏语语音识别、语音合成、语音翻译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,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,出版学术著作1部,教材3部。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,获国家专利2项。
盖珂珂,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,担任IEEE技术与工程管理学会区块链专委会联合主席,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委员,新工科联盟区块链工委会秘书长,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分会常务委员。从事区块链、隐私计算、人工智能安全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国防预研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,发表论文200余篇。
四、时间安排
截稿日期:2025年9月20日
审稿反馈日期:2025年10月10日
出版日期:2025年11月15日
五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牟老师
电 话:010-82306116
邮 箱:muyx@chinaaet.com
六、期刊简介
《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》是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,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论坛指导,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。该刊获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、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、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期刊、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、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等。
《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》编辑部
2025年7月
凡《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》(原《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》)录用的文章,如作者没有关于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权及电子版的复制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发行权等版权的特殊声明,即视作该文章署名作者同意将该文章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权及电子版的复制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发行权授予本刊,本刊有权授权本刊合作数据库、合作媒体等合作伙伴使用。同时,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上述使用的费用,特此声明。